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书画资讯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引发关注的王海鲲山水画

2020-12-31 19:00大众收藏资讯网---收藏资讯门户 编辑:admin人气:



红土魂系列四 2012年 王海鲲作品

一个中国山水画的孜孜不倦的勤奋耕耘者,二三十年来没有在艺术市场炒作自己,也鲜于参加各种展会应酬。从我知道他的那一天起看到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忙于李可染画院的常务工作,讲课辅导,展览策划为他人做嫁衣。仅在为数不多的私人时间里在自己的理想天地中默默耕耘,潜心探索,此为精诚所至。

王海鲲今将界耳顺之年,古人谓之将达耳闻无碍之境,得以把自己的作品系统的公之于众,任人评说品鉴,我想于观者于作者于同行业者于书画爱好藏家都是值得庆幸的事。正如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先生在12月26日【山河引——王海鲲水墨展】开幕式上接受媒体采访所说:这个展览不仅是王海昆三十年艺术历程的总结,而是一个开始。这是一个金石为开的开始,因为王海鲲作品所蕴含的真挚的感情足以打动人心!

石林晨曲 360x145 2011年 王海鲲作品

十几年来,我从事展览策划的工作。当看到某某画家宣传“从不参与任何展览”,我是反感的。很简单,如果画家从不参加展览,策展人都将失业了。诚然,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自己的情感表达宣泄,如果您都是悄悄自己画着,关着门自己看着,他人无可评说。但是,最后您又将这些作品公之于众,又请理论家为您写“拒绝参加任何展览”等等。好像是清高,或者不屑于参加展览。好吧,那么你的艺术你的画究竟是要为了什么?!这个类型的人又要标榜自以为的清高,又想获得众人(窃以为更多是希望得到买家藏家)的认可。我是特别不屑的。好在这样的人不多见。毛主席他老人家都说过“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一个艺术家借助展览亮相他的他的作品,不论是给人美的享受,传播先进文化,陶冶情操,或者抨击时弊,触动人的心灵,我认为都是积极的,值得肯定的。

黄山烟云 2007年 王海鲲作品

扯远了,回到王海鲲的画。之前他确实鲜于参加各种展会应酬。一方面和他的性格有关,有的人张扬和招摇,他却趋于内敛和严谨。有人总认为自己的画挑不出一点毛病,甚至于大言不惭可以载入美术史了。在王海鲲的画室面对他的画,我觉得已经是成品了,却听到他说还需再染上几遍才基本完成。在李可染画院他的画室的上方挂着六七八幅特别传统的山水画,他说那是他30年前的习作。实际上,在我眼里现在许多在艺术市场里所谓名声风生水起的画家的作品永不如这些画作。

故园墨镜系列5 2018年 王海鲲作品

我从王鲁湘先生早在2014年写的《传承李家山水的一种策略选择——析王海鲲的山水画》一文里了解到王海鲲作为李可染夫人邹佩珠的胞妹之子,他曾参与先后成立的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和李可染画院的工作,以其图书馆学专业的训练,参与同李可染有关的文案、文献、书画资料的整理、编辑、出版,历次重大的展览和纪念活动,虽然异常辛苦劳累,但却使他比别人有机会如此近距离、成系统地研读李可染。他用前后两年的时间,沿着李可染的写生路线进行考察。对李可染写生精品题跋所记的景点,更是对照实景和作品画面全方位比较,在比较中看李可染作为画家在山水现场的心、眼、手如何既相离又相合。他还陪同李可染的妹妹李珠女士走访了许多李可染的同学故友,对李可染的成长获得许多第一手的口述史料。所以,同一般学习李可染的人不同,王海鲲走近和走进李可染世界的门径是很特别的。

红土魂系列一 王海鲲作品

毫无疑问这就是100%的传承。不仅有亲情的传承,更是艺术脉络的传承。作为一个国画家,有经历有传承有自己过硬的作品。无怪乎随着日前正在李可染画院图形学美术馆举办的《山河引——王海鲲水墨画展》,王海鲲的作品引发了业界许多画家朋友们和收藏界藏家和机构的极大关注。此次展览虽说是他在国内的首次正式的个人展览。但是长期以来他的作品却拥有很多忠实的藏家朋友,有些更是多年的追随者。无论艺术市场的起落飘摇,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严谨的创作态度。当然也包括坚持自己认定的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我想在当下的形情是合适的。与此同时,随着他的作品被更多的人认识和发掘,势必会得到更多的藏家的认可和青睐。再借用王鲁湘先生在展览开幕式上接受媒体采访的话来说:从王海鲲个人的才华,他的秉赋,以及他的努力来看,他的未来一定非常的光明,他的前程会非常远大。

此次《山河引——王海鲲水墨画展》学术顾问:李宝林、姜宝林,总策划:李庚,学术主持:王鲁湘,策展人:黄华三。在展览中王海鲲的作品按照以下三个系列展出:1、致敬大师—李家山系列;2、积墨之道—故园系列;3、近年新作墨戏:西行图记及乡约图记系列。

以下展示的作品并不局限于此次的展出作品,在此刊出供亲朋友好赏读。

故园墨镜系列5 2018年 王海鲲作品

故园墨镜系列4 2018年 王海鲲作品

故园墨镜系列3 2018年 王海鲲作品

石林情思 2017年 王海鲲作品

石林胜境 136x55 王海鲲作品

石林生活 136x68 王海鲲作品

群峰之巅 王海鲲作品

石林晨曲 2017年 王海鲲作品

红土魂系列二 王海鲲作品

墨戏系列59 2020年 王海鲲作品

墨戏系列57 2020年 王海鲲作品

墨戏系列61 2020年 王海鲲作品

墨戏系列19 2020年 王海鲲作品

墨戏系列71 2020年 王海鲲作品

七星岩 360x145 王海鲲作品

黄山烟云图360x145 王海鲲作品

千山无量观写生 45x71 王海鲲作品

千山无量观 40x54 王海鲲作品

黄山三溪口印象 王海鲲作品

松荫问道图 46x40 王海鲲作品

高峡平湖 2017年 王海鲲作品

万山重叠一江曲 2017年 王海鲲作品

无量观一角 56x39 王海鲲作品

西阁远眺 57x40 王海鲲作品

雨后听瀑图 2017年 王海鲲作品

雄村写生 王海鲲作品

当西方遇上水墨1 2020年 王海鲲作品

意大利印象 2018年 王海鲲作品

罗马西班牙广场 2020年 王海鲲作品

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 王海鲲作品

当西方遇上水墨2 2020年 王海鲲作品

梵蒂冈圣彼得广场 王海鲲作品

那不勒斯印象 2017年 王海鲲作品

意大利写生 2017年 王海鲲作品

西西里切法卢 2017年 王海鲲作品

当西方遇上水墨31 2020年 王海鲲作品

伦敦塔桥 王海鲲作品

伦敦大理石拱门雕塑——静止的水 2020年 王海鲲作品

乌克兰印象之一 2018年 王海鲲作品

乌克兰印象之二 2018年 王海鲲作品

暮色乌克兰 2018年 王海鲲作品

李庚(李可染画院院长)

这个展览不仅是王海鲲三十年艺术历程的总结,并且是一个开始。这个展览对笔墨精神和水墨构成这两个今天在当代艺术家所关怀的领域进行了探讨,体现了他的一个性格,他的性格有对艺术的执著和追求。

王鲁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著名理论家)

王海鲲先生在这次展览中呈现的作品中有很多当代的意识,例如当代的构成意识,当代的黑白意识,当代的简约意识,所有一些这些新的绘画理念都有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从王海鲲个人的才华,他的秉赋,以及他的努力来看,他的未来一定非常的光明,他的前程会非常远大。

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理论家)

王海鲲画石林是把它当山来画,因为这里面有作者对家乡的情感在里面,这一系列作品视觉效果非常强烈,积墨累加、内容丰富,而且有时间调子在里面,里面树的处理、光的处理都有画家自己的语言表现,尤其是灰色调部分的处理尤为精彩,大面积的灰色调里面远看气势磅礴、近看又有很多精彩之处,作品虽无色彩,但却因为画面丰富让人仿佛看到了色彩。这一系列作品无论从绘画语言的组织上还是笔墨表现上以及立意上都算的上是佳作。

刘曦林(著名理论家)

可染先生说打进去很难,打出去也很难,而海鲲他是认认真真的打“入”的,没有“入”哪有“出”呢?实者慧是可染先生谆谆教诲我们应该走的一条道路。画家要像海鲲这样踏踏实实的,才能扶摇直上九万里,才能鲲鹏展翅,才能有这样一个好的前途。

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理论家)

西行图记异域风情这个系列是王海鲲尝试走出李家山水的一个模式,中国文化追求意境,能用中国的笔墨去表现西方的建筑与景色,而且画出中国画的意境之美,这是非常难得的,墨系系列是王海鲲走出李家山水重要的一步,我认为他取得了成功,这一系列作品在创造更丰富的更深度的视觉,抓住了国外的风景和建筑的精髓,作品中还吸收了欧洲版画的元素使画面更完整、更具平面性和强烈的形式美感,若要提一点建议的话,我建议海鲲用中国画的水墨把外国的景色和建筑画出新的意境,那你就可以说更好的把中国山水画推向世界。

王仲(原《美术》杂志主编,著名理论家,油画家)

李可染先生提到用最大力气打出来,所谓打出来还得靠到自然中去。山水画还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创造,看了海鲲的画,一个觉得他的传统功底非常好,还有一点我感觉他是有国际视野的画家。跟海鲲第一次见面,我们就一见如故。海鲲今年57岁,在李家山水这样一个脉络里继续往前走,为中国山水画做出新的贡献。

王玉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我看海鲲的画有个体会,这是可染先生思想往下延续的形式。我喜欢海鲲画的国外写生,这个脱开了沉郁的躯壳,画的确实很好,也很有深度,构图也很讲究,面的分割的关系都是比较考究。

黄华三(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我和海鲲是多年的朋友,他身上有很多与其他画家不同的地方,他眼界开阔、兴趣广泛、热爱生活,更重要的是他惊人的勤奋以及对艺术的执着!不仅如此,我在海鲲大量的作品里面,不仅看到了他对艺术的包容以及驾驭各种绘画的能力,还看到了一些他新的探索,这种探索可能会呈现出他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张子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王海鲲是一位善于思考的艺术家,多年来笔耕不辍,不满足于舒适区的重复创作。其本人的艺术面貌不断演进,水墨技法亦日益醇熟,其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则呈现出艺术家对于当下与历史的认识与思索。艺术家用水墨营构的异域空间,不仅仅是传统水墨格法的呈现,更是当下人们心灵中异境以及心灵画面的艺术重构。异域景物和传统山水画交汇融合,碰撞出独特的形式语言,且艺术家将它们至于关乎时间空间以及人类生活的哲学思辨之下,敷陈水墨技法于当下的时空当中,呈现艺术家对于生命智慧的感悟。

王平(中国国家画院理论家,《中国美术报》总编辑)

画李家山容易陷到李可染先生的画里面很难脱出来,这个需要艺术家走这条艺术道路的时候,要保持非常清醒的头脑,他还是要时时刻刻思考自己怎么跳出可染先生很强的壁垒,怎么突破出来,看到海鲲老师的李家山系列作品之后有这个惊喜。

周石峰(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周石峰)

王海鲲的山水画创造性的延伸和发展了李家山水;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学术意义就是将山水画的意境美与现代的笔墨进行巧妙的融合,海鲲从国外的游历中开阔了胸襟,建立了世界的大格局,改变了传统的观察方式,在他的山水里面将李家山水对自然山水转变到心灵山水,使积墨积到一种深厚的境界,有神秘的宇宙静美之感,他将可染大师对自然的山水有宇宙的意识融在画面里。还有一点很重要,可染大师一直强调山水画不能没有灵魂,这个灵魂就是意境,把意境融入到对现代的绘画思考之中极其重要,所以我觉得海鲲老师在这个方面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徐鼎一(荣宝斋出版社主编)

海鲲先生具有严谨的创作态度,作品有非常深入的表现,像海鲲先生这潜心的创作,画的那么深入,在浮躁的世风之下静心追求自己的理想的艺术家不多。这种严谨的创作态度非常难得。三在作品中融入了浓厚的思想感情,四作品有锐意的创新精神,海鲲先生师法自然而自求新象,国内外的游历和写生都是追求内外的融合,他的写生作品并不是完全是拘泥于自然物像更追求本原的精神。五若提一点建议的话,以后作品的表现形式可以再大胆一些。

李客涵(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编辑部主任)

王海鲲先生晋京二十五载矣!其人雅好书画,鉴赏独具慧眼。见闻阅历,取诸画外。吾观海鲲先生之画,不外三路。一路致敬大师—李家山系列,二路积墨之道图写“山川乡国情”,寄意云南家乡,三路“苦旅墨戏”,放归性灵。脉络清晰,存风存格,尤以新见水墨西洋景致称道,剪裁夸张,任情随性。更有几张恣肆离奇之作,水墨氤氲,光怪陆离,借巴黎之光,赞墨分五色“水墨胜处色无功”。

刘墨(北京大学研究员)

我和海鲲认识有十年有余。首先,整个展厅及画面充满了静谧的气息,这在当代画展很难得。现代画家之间很少提美学,很多画家的作品重技轻道,在这点上面海鲲是非常可贵的,他是一位能够面对自我内心的画家,他面对自然宇宙万象,有自己的思考。他能够非常冷静的理清自己的绘画思路,所以我们在他的画面里面几乎看不见含糊的地方,他的作品体现出理性的秩序之美。

华天雪(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理论家)

对王海鲲老师的绘画经验来看,一方面是吸取李派的营养以及在世界范围内各类艺术中汲取营养,力求在形式和语言方面有更多的参照。另一个方面充分调动了个人的生活经验,他的感受,他的情感积累,力求在精神性上抒发他自己的所思所想,用画作寄托他情感。尤其是故园系列作品,非常宏大静穆,画的是精神的家园,有哲学意味,这种对故乡的表述非常个人化,这方面比李可染先生走的更抽象一些,在精神领域上面深入了一层。

刘罡(中国国家博物馆艺术家)

第一眼看海鲲写生我觉得挺有味道,首先是很纯净,其次内心平静不浮躁,西行图记创造了一种新的绘画理念,一般教堂都有高耸的感觉,他却把画面横向拉平,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视觉审美,我从中也很受启发。

玛利亚·莫西延科 Mariia Mosiienko

(欧洲艺术史研究员,《时间之风》主编)

面对王海鲲先生的一幅画,我们不仅仅在于从理论上去理解它,我愿意引用在20世纪受到德国艺术家喜爱的一句成语来说明:God is in the detail「上帝隐藏在细节中」。他的作品注意许多细节的描绘,这些细节被精心执行,从而创建了一个他想要表达的一个大的构图和画面。

Faced with a painting by Haikun, you understand not in theory, but in embodiment, the idiom “God is in the details”, beloved by German artists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main role is played by numerous small details, carefully executed, creating one big image that you want to penetrate and learn.

王海鲲

1963年出生于南京,1989年图书馆学专业毕业;1996年至1998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李行简、贾又福、姜宝林等先生,主攻山水。1999年至2008年就职于李可染艺术基金会,任理事长邹佩珠先生助理,协助邹佩珠先生整理出版、展示李可染先生遗作;现任李可染画院常务副院长、李可染画院美术馆副馆长、研究员、俄罗斯彼得罗夫艺术科学院院士、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塔拉斯舍甫琴科北京美术馆名誉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会员。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曾于2017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分别举办《丝路同行·王海鲲意大利画展》,2018年与夫人著名工笔画家王婧在乌克兰塔拉斯舍甫琴科国家博物馆举办《墨境彩域·王婧王海鲲画展》。部分作品被中央美术学院、辽宁博物馆、英国大使馆、德国大使馆、奥地利大使馆、乌克兰塔拉斯舍甫琴科国家博物馆、江门美术馆、岭南画院等等海内外机构及收藏家收藏。

(来源:未知)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已推荐
0
  • 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收藏资讯网---收藏资讯门户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大众收藏资讯网---收藏资讯门户 ,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大众收藏资讯网---收藏资讯门户 ,http://www.cangvip.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推荐专题上方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